制造业正在进入下一轮竞争。“无人工厂”这种又酷又炫的词语,让人听起来激动不已。全球的制造业似乎正在进入下一幕:智能化生产正在从塔尖走向企业。 世界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了这新一轮的机遇和竞争,都在积极应对新科技产业革命,发达国家也纷纷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,如美国的再工业规划,日本的新产业发展战略,韩国的机器人未来战略及德国工业4.0等,而中国则于2015年发布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行动纲领。 众所周知,目前制造业正向可持续、智能、安全转型的阶段,以物联网、智能产品和智能工厂为特征的“工业4.0”,以及先进的材料和设备,都是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。但令人担忧的是,中国的生产地位却在这一轮竞争中日渐式微。 也正是智能化这一轮新的革命性时代,尤其是工业4.0,或将促发新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构,甚至有文章指出,“美国或其他国家或将重掌制造经济话语权”。 这不是危言耸听,作为世界工厂,中国的廉价制造开始终结,逐渐攀升的人力和材料成本,中国制造业正面临极大的挑战,亟需转型升级,虽然“中国智造”已经成为普遍的意识,但道阻且长。 1、LED领域的“智造”状况 我们来看看,我们熟知的LED领域智能化生产情况如何。 比如木林森,表面看其以规模和价格优势,在LED领域独占鳌头。但其竞争力真正源自于相对较高的工业自动化程度,以及极强的工艺和生产控制能力,这是让业界望尘莫及的。我想也正是这点,铸就了他们不可复制的成功。据了解,他们固晶打晶每个人操作8-12台,甚至达到12-16台,远高于业界3-4台的水平。 而前不久,亚明照明也宣布“国内首条LED智能化全自动化生产线投产”,据称,新上的智能全自动化LED球泡灯及T8灯管项目,是以互联网、物联网为基础,采用全自动化智能生产,是全世界首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,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,使控制功能大大提高。年产LED球泡灯600万只、T8灯管300万只,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1000万元。这些数据和言辞,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夸张声势,但智能化生产的的确确在开跑。 另外,据网上报道,鸿雁电器于去年携手中为光电,投资5000万元“机器换人”,进行生产线、装配线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改造以及新型智能工厂的建设。据称,可实现60人工仅需四五个人就能完成的效率提升。 近日,三雄.极光也高调宣告开启工业4.0时代“智造”模式,将研发、生产过程、品质管理等有效地结合起来,逐步提高整体的智能化水平,最终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体系。 除此之外,阳光照明,立达信等业内规模较大的LED照明企业,在LED球泡、LED日光灯管等流通类产品方面均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,而这些自动化生产线,号称已经可以做到“3秒钟制造一个LED球泡!” 当然,这种自动化程度,只能算工业3.0的水平,还远未及智能化生产4.0的程度。 |
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,谢谢。